鼻息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风采胡少争医者仁心不负生命之托 [复制链接]

1#

耳鼻咽喉科·胡少争

耳鼻咽喉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它关系到人们的呼吸,说话,吞咽,听力等重要功能,耳鼻喉疾病常常合并其他疾病,耳鼻咽喉生理结构复杂,手术精细要求高,病人的期望值也非常高。在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多,急诊、急症多是耳鼻喉科一大特点。

胡少争,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以来,一直工作在耳鼻咽喉科第一线工作。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很少跟人争名争利。他以一名医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精湛的技术,实现着自己的信仰和人生价值。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举及业绩,但是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钻研,视病人为亲人,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诠释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理念,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医院评为“先进集体”,个人被评为“优秀科主任”。

他开创了登封市耳鼻喉科技术的多项先河

“既然选择了医学,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对待它,让我的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胡少争主任来说,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工作生活的写照。

从医近20年,在耳鼻喉科学领域,胡少争坚守医德信仰,不忘初心,秉持着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之情,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临床中更是如临深渊,将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凭借着娴熟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带领团队攻克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治奇迹。

患者李女士,五十多岁,有头晕病史30多年,以往每年发作一两次,输水还能缓解,可是近年来头晕发作得更厉害了,基本上每月都要发作三四次,发作起来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并且听力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在医院做头颅CT、磁共振都没有发现问题。后来李女士慕名听说胡主任治疗眩晕效果好,就来到医院找到胡少争,接诊后,经认真了解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检测,诊断为梅尼埃病,且已经达到四期,一般的饮食调节、药物控制及改善生活方式已不足于改善症状,必须实施内耳半规管填塞及内淋巴囊减压手术治疗,以彻底改善头晕症状。但手术风险极大,一旦失败,要么听力完全丧失,要么出现颅内并发症危及生命。可看到患者那痛苦的表情和满怀希望的眼神,一咬牙:“做!”上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为病人解除病痛是医生的天职,病人能在我们的救治下逐渐恢复健康,总是让人感到非常欣慰,再难也值!”胡少争微笑着说。

该项手术填补了登封地区内耳半规管填塞及内淋巴囊减压手术的空白,标志着医院耳鼻喉科走在了眩晕诊治领域同行的前列。

坚持在治“小病”上做到极致

教师宋先生,鼻腔反复出血已3天,没有规律,出血量特别大,医院多次鼻腔填塞。患者及家属都非常紧张,以为得了不治之症,情绪异常低落。沉着冷静的胡少争,仔细查找出血点,终于在鼻中隔上部位置比较隐蔽的嗅裂区发现一血管瘤,真是手到病除。

一个个成功救治的案例,源于胡少争善于创新实践、敢挑重担、勇于担当、胆大心细,更得益于团队的良好协作。

耳鼻喉学科素有“孔小洞深”的特点,手术大多都是在很小的间隙内完成,解剖关系复杂,紧邻重要神经、血管等攸关生命的结构,且病灶位置深、肿瘤压迫或包裹神经血管结构、正常解剖结构改变或破坏等,都给手术平添了诸多难度,往往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手术稍有偏差,病人就有可能出现脑瘫、下不了手术台等严重后果。“这个手术风险太大,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患者的家人无法接受怎么办?”每次面对好心人的这些提醒,胡少争也不是没有犹豫过,但他最终仍旧执着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只要患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救治”。因为他见不得病人和家属那渴求的眼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克服一切困难,一定要帮他们解除病痛。“我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我相信我们团队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医疗技术,以及准确的病情评估、周到的术前准备、详细的手术方案来创造奇迹。”

胡少争的坚持既是出于医者的担当,更是源于对自医院团队协作能力的充分自信。也正是因为拥有这份自信,胡少争和他的团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及鼻窦肿瘤,中耳炎、耳前后瘘管,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声带肿物及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等,尤其对突发性耳聋、耳鸣及耳源性眩晕诊疗效果显著,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得到极大改善,手术例数及治愈率均登封市之首,达到省级先进水平……

对待患者,他坚持治病先“治心”

19岁男青年,一年前感冒后出现双耳听力下降,在外院诊断为双耳分泌性中耳炎,给予长时间的药物应用及多次行鼓膜穿刺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一个偶然的机会家属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胡少争就诊,胡少争详细了解患者叙述的病史,看着一堆的检查资料对年轻大夫说:“看病一定要有整体观念,人体五官是相通的,耳朵问题解决不了,一定要想到检查鼻子,多提问“为什么”。经鼻内镜检查,发现鼻子后部生长了不正常的新生物,取病理检查诊断为鼻咽癌。家属悲喜交加,对胡少争既感激又佩服地说:“转了这么大圈,终于找到这“高深的大病”病根了。”

“医生这个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知识更新快。从学校毕业后,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在临床上有所造诣。”胡少争说。年胡少争从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从事耳鼻喉工作至今。深知“补充更深层次医学知识”重要性的他,便开始了工作不断、学习不断的生活。每夜,他宿舍的灯光总是要亮到很晚,看视频直播和一摞摞的书籍资料;每逢休假日,只要听说哪里举办有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讲座研讨会,他都会想方设法参加。而日常中,胡少争更是抓住对疑难病患者进行诊疗的机会,努力使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积累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胡少争还先医院、医院长时间进修学习……

一次次的进修学习,使得他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质取得了质的飞跃,临床技能也得到了全面提高。四十岁的胡少争,学习的热情依旧不减!他手机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